2013年11月在高雄市大樹區公所的邀請下,參與了「國際宜居城市競賽」,其中我們的植物染創作第一次飄洋過海,並獲得熱烈地回響。
2015年3月在好朋友宓雄老師的引薦下,接受了來自大陸媒體記者的採訪。一篇簡潔精要的植物染色採訪報導,充分地表達出我們在天然染色領域中之努力與執著。
2004年我們在高雄縣大樹鄉辦了第一場荔枝染體驗活動,從此「植物染色」這項傳統工藝,即在大樹鄉締造了歷史上新的一頁。後續,我們在這塊土地上經過多年的努力,使得一項原本鮮為人知的傳統工藝,現則變為大家興意盎然爭相競逐的熱門新興文化休閒產業。
對於從事植物染色這項工作,一直是將它界定在「生活態度的分享」;生活需要美學的陶冶,生命才得以昇華,而生活態度的寬度,則決定了生命的亮度。植物染色的創作當屬美學素養的一環,它並非一蹴可成,而是長期生活態度的累積展現。
我們期許能將植物染色這項常民美學的傳統工藝,廣為一般普羅大眾所共饗。讓大家體驗到手的勞動,進而提升到心的感動。然而最重要的是,它不僅是一項工藝創作,而更是我們彼此互動的重要媒介。
..........................................................................................................................................
春日染布忙
2015年05月11日貝太廚房
杜鵑紅、櫻桃粉、洋蔥褐、梔子黃、艾草綠、蓼草藍,當取材於山川大地的草木顏色經過重重工序轉染到面料上,並呈現出人意料的繽紛色彩時,季節的顏色也就被自然地保留了下來。 以手染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詩經》寫:“終朝採藍,不盈一襜。”一早開始采了整整一天的藍草還不夠染一件麻衫。 也有人將“染”字拆解,說這是要與水搏鬥九十八次,才能成就的美學。
相比化學染,草木染的工序繁複器具不少,但是它提供一種人與自然良性循環的選擇。 而植物純淨的材質作衣物染劑,也能給肌膚自由的呼吸,讓身體回歸自然。 當你試著撈出浸潤著草木染液的布片並徐徐展開時, 奇妙的圖騰和變化的色彩或許也是自然的饋贈以及用初心去創造的成果。
合顏悅色的荔枝染
在高雄旅遊時,被朋友帶至山間的合顏悅色工坊。 在一片蔥蘢草木中,踏上印拓著葉片痕蹟的水泥石就是一座被布匹圍繞的涼棚,和一間草木染陳列室。 這個地方原本取名“和緣悅舍”,是黃老師與她先生周清河的住家兼工作室,佔地二分多。 時值週末,黃鏸立老師正在忙碌地教學生用胭脂紅染布。 由木棧道往庭院裡走去,周遭種著胭脂樹、梔子樹等可以作為染材的植物。 再往深處走,漫山遍野圍繞著荔枝園。
大概是因為某種緣分,夫婦倆在退休後選擇在這片山開起了染坊,而最主要的染材就是當地最多的荔枝果樹的枝葉。黃老師說這些葉子四季都能取得,得來全不費功夫。 只要經過熬煮得宜,就能做為純天然的染劑。 於是夫婦倆開始分工,男主人周清河,負責收集玉荷包荔枝的果樹枝葉,妻子黃鏸立細心的修剪葉片,熬煮萃取成染劑。 染的荔枝葉多了,很多人索性就用“荔枝染”,來稱呼他們的工房。
黃鏸立說,把“染”字拆解開來,是要與“水”搏鬥“九十八”次,才能成就的美學。 因此小小的荔枝染,也是經過不斷的試驗,不同的面料材質、不同的水溫、在染劑中浸泡不同時間、使用不同的媒劑定色、或是經過多次復染呈現出不同色彩的實驗……就這樣,把與水搏鬥的愛好與事業,開展了二十年。 如今她的荔枝染已經演化出數十種風格、深淺不同的色澤,並研發了玉荷仙子、手機袋、桌墊、桌旗、門聯、環保筷袋等多種文化商品。 就這樣兩位染佈人的山居歲月,成為台灣高雄的一處私人小景點,而這一片荔枝園,也成為人們放慢腳步、放鬆心情的後花園。
黃鏸立老師染布小貼士:
不同的媒劑可變化出不同的色彩,古時候的染色採用天然的媒染劑,如鐵鏽、烏梅、稻草灰、茶花木灰等。 現代草木染則多用明礬、醋酸銅、醋酸鐵等材料,它們更容易分解不會造成殘留。 在初試染佈時可以多嘗試不同媒劑,並觀察附著在天然纖維上不同顏色的變化。
私人景點,探訪前請登陸blog預約
http://litchidye.blogspot.tw
布藝老師:黃鏸立,台灣高雄“合顏悅色”工坊創辦人,20多年前黃鏸立偶然接觸了植物染,深深熱愛便一頭栽進這個傳統工藝的世界。 隨後她與先生一起在高雄大樹區的山間建屋種地打造“和緣悅舍”。 在被荔枝園圍繞的草木染工作室中,有親子體驗區及教學區,人們可以在此享受染布的樂趣,也自在感受大自然的景色。
合顏悅色工坊女主人黃鏸立老師
在合顏悦色工坊院子中種植着胭脂樹
在不同媒劑作用下,變化出顏色的荔枝染
院中涼亭裡懸掛着草木染的布匹
植物染的棉線與絲線
轉摘錄自貝太廚房:http://www.beitaichufang.com/article/6884-p8/